11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不敏感。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多见于1型糖尿病,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视力下降厉害,视力模糊
血糖高,容易导致晶体肿胀,导致变形,导致视力模糊。血糖稳定后,晶体就会恢复正常,视力也会恢复正常。
全球范围内,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给人类带来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14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经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所以不论你和家人现在有没有糖尿病,都应该行动起来。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起,一起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关键在于饮食和运动,坚持运动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饮食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哪些饮食坏习惯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01“干饭不问斤数”
吃进去的食物会转化成能量,这些能量有些会被人体消耗,没有被消耗的能量大部分变成脂肪,储存在腹部、肝脏等部位。剩余的脂肪越多,会刺激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导致胰岛处于疲劳工作状态。这些脂肪在体内会生成游离脂肪酸,不但影响胰岛功能,还会直接破坏胰岛细胞,最后产生“胰岛素抵抗”,进而使人体血糖升高变成糖尿病前期症状,最后演变成糖尿病。
02“无肉不欢”
肉类是高脂类食物。由于这类食物本身含有的热量较高,易刺激食欲导致摄入过量。除了肉类,人体还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合理的比例是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量的50-55%,脂肪占摄入总量的20-30%。
03“奶茶续命”
奶茶热量非常高,通常会添加脂肪类物质、甜味剂及其他添加剂,长时间喝容易导致热量超标影响血糖。
04“拒绝膳食纤维”
很多人是喜欢吃精米、精面、碳水化合物的爱好者,对绿叶蔬菜和五谷杂粮则敬而远之。
实际上,五谷杂粮和绿色蔬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促进肠道健康,还可以减缓人体吸收糖的速度,有利于降血糖。一般推荐每天摄入膳食纤维30克左右。
温馨提示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摄入总量不超标,营养比例要平衡,食物种类要丰富。预防糖尿病必须“管住嘴,迈开腿”。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是系统性的:
糖尿病是无形的杀手,起初血糖升高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程延长对机体造成多种危害,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而这些并发症可导致尿毒症、失明、截肢、中风等严重后果。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疾病中占居首位,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每年1次的眼底检查,可使失明发生率降低94.4%;
2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意外
发生率较健康人群增加2~4倍;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非外伤性远端肢体截肢的主要原因;
4糖尿病肾病
早已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且患病率随糖尿病患病率的显著增长亦成比例增长。
专家提醒
鉴于全球糖尿病患者已呈年轻化趋势,但知晓率低的原因,最新发表的2022版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建议,将所有人的糖尿病筛查年龄提前到35岁。较2021版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建议,所有人从45岁开始筛查糖尿病整整提早了 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