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紫荆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说服亲朋好友“分餐”?

消息来源: | 发布时间:2020/6/19 10:48:46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分餐制”再度走进公众的视野。6月4日,武汉市全面倡导推行“分餐制”,倡导节俭、卫生、健康、文明用餐新风尚。“分餐制”

即就餐者每人一份饭菜,独自享用,每个人的餐具与公共食物不相接触。不仅仅指分桌吃饭,也包括使用公筷公勺、位份餐、盒饭餐等形式。

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共餐制”,大家围桌而坐,桌子上摆满了菜,大家反复用自己的筷子夹同一盘菜,甚至热情地互相夹食。

从“共餐”到“分餐”,对于国人来说,是饮食行为的重大改变,易引发不理解,如何说服家人实行分餐制呢?

分餐减少疾病传染

常言道:病从口入!围桌共食、不用公筷,这种看似亲密无间的就餐方式,增加了疾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新冠病毒以及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其中之一。大约20%新冠患者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新冠病毒肛拭核酸检测可呈阳性并持续较长时间,存在经口传播风险,因而疫情期间,分餐有助于减少密切接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数据显示,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近60%,相比较于实行分餐制的西方国家低感染率,这样高的感染比例与我国的“共餐”密切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两种途径传染。通过共用筷子或相互夹菜,餐具上沾染了带有细菌的唾液,就可能造成“口-口”传播,传染幽门螺杆菌,这也是不少家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重要原因。实行“分餐制”,可以避免进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分餐还能预防甲肝、戊肝、痢疾、口腔真菌等疾病的感染。

分餐古而有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极度匮乏,人类通过协作获取食物。为保障氏族的人不被饿死,把食物按照人数平均分配后再各自进食,是分餐制的早期形式。

随着生产力逐步提高,食物日益充足,商代以后至秦汉,分餐制因尊崇儒家观念而盛行,以礼而食,人们尊崇一人一案,筵席而坐的就餐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周边少数民族文化进入中原并产生深刻影响,表现之一就是用餐方式的转变。受少数民族饮食风俗影响,“共餐”现象在北朝时开始出现,高足坐具的出现也促使百姓同桌而食。

其实,“分餐”与“共餐”一样,都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之一。从“分餐”到“共餐”的历史,受到了文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今又倡导由“共餐”走向“分餐”,也是受社会、文化等形势的影响。倡导“分餐”,并不是抛弃传统文化,而是跟随社会风尚,选择适合当下的饮食方式。

分餐既避免浪费,也兼顾营养

合理饮食,避免浪费。我国各种合餐(家宴、请客、会餐等)非常丰盛,剩饭剩菜很常见,结果造成食物的浪费。“分餐制”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避免浪费。

科学化管理,营养均衡。“分餐制”可以根据每人每餐需要的营养,搭配饭菜,保证每餐有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科学管理,促进健康,尤其是对儿童,可以起到杜绝偏食、挑食的坏毛病。

怎样进行“分餐制”呢? 在家用餐时,固定餐具,专人专用(保证外形、颜色上容易辨别),按需分配食物,定期消毒餐具,增强家庭成员的分餐意识,准备公筷公勺进行分餐。

外出堂食时,若餐厅没有推行公筷制,可主动要求在每个菜盘、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备公筷公勺,或带上自己的餐具,把餐厅的餐具作为公用餐具。

餐具消毒小妙招,请参考往期同济科普“不洗澡?但是我会洗碗啊!”苏大强都知道的餐具消毒窍门

无论是减少病从口入,保护家人健康,还是杜绝浪费,倡导餐饮文明新风尚,“分餐制”的实行都很有必要。

转变观念和认识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开始行动吧!

没有客服人员在线,请点击此处留言!我们会尽快答复;